IAHR-APD首页组织机构分会章程新闻报道学术交流国际资讯会员活动《IAHR简讯》联系我们
首页 >> 新闻报道
2008年IAHR中国分会工作总结
作者:   来源: IAHR中国分会秘书处  发布日期: 2008-12-25 
 

    按照2008年工作计划,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协会(IAHR)中国分会2008年的工作重点为:

1.筹备与举办2008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第16届亚太地区国际水利学会(IAHR-APD)大会暨第3届工程水力学国际研讨会(IAHR-ISHS);
2.王兆印教授参加在日本(9月)召开的IAHR理事会;
3.组织与帮助国内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4.中国分会在郑州召开执委会年会;
5.接待和安排IAHR高层官员代表团访华;
6.开好第17届IAHR-APD会执委会会议和做好换届工作;
7.筹备2009年在西安理工大学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水利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
8.组织文章,参加2009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33届IAHR大会;
9.IAHR会费缴纳和其他常务工作。

    一.第16届亚太地区国际水利学会大会暨第3届工程水力学国际研讨会

    第16届亚太地区国际水利学会大会暨第3届工程水力学国际研讨会(The 16th IAHR-APD Congress and The 3rd IAHR-ISHS Symposium)于2008年10月20-23日在南京河海大学召开。本届大会是在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协会及其亚太分会的支持下召开的,由河海大学承办,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协办,以“水与人类---友好、和谐、可持续发展”(Water and Humanity — Friendship, Harmon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为主题。大会收到论文投稿430篇,接收392篇在大会文集出版。到会代表410人(国外代表半数),来自28个国家与地区。大会邀请6专家作主旨报告:王兆印教授(汶川地震激发的崩塌与滑坡以及地震湖泊的治理战略)、印度V. Sundar教授(关于海啸减灾战略)、荷兰Huib de Vriend教授(河口与沿海区域生态水力学)、索丽生教授(中国水资源与水电发展之路)、美国Philip Burgi博士(水工建筑物对迎接未来水挑战的作用)以及委内瑞拉Arturo Marcano教授(下Caroni河水电站水工建筑物—发展、事变和教训)。大会设6个学术讨论分会场(水文水资源、环境与生态水力学、河床演变与河流工程、河口海岸工程、水工水力学和电站水力学)和2个研讨会(水库移民和汶川地震对水利工程的影响)。邀请报告23人,分会发言275人,论文张贴34篇。除了两个主办单位领导、IAHR亚太分会执委会委员和IAHR水工水力学专委会委员参加会议以外,三位IAHR总部负责官员(主席、副主席和执行理事)参加会议。这次大会是IAHR下属的一个地区分会和一个专委会联合并行举行形式,从论文数、代表人数和参会国家(及地区)数目来说都超过了以往各届大会。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得到国内外一直好评,无论是IAHR总会,还是亚太分会和水工水力学专委会都对这次会议给予充分肯定。

    IAHR中国分会在本次会议的筹办、组织、运作过程中自始至终与组委会密切合作,提供指导与帮助。包括争办会议、同两个国际组织协商举办方式、选定主旨报告和邀请报告人、论文审阅和论文集编印、会议日程商定、优秀论文评选、志愿人员培训等等。分会主任委员李桂芬(大会技术委员会主席)、分会副主任委员唐洪武(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和王兆印(大会主旨演讲)、分会委员张玮、吴建华、郭军(组委会成员)、分会秘书长王连祥(组委会成员)等都参与大会工作。大会的成功不但提升了中国水利学者的形象,IAHR对中国分会的工作也给予积极的评价。

    二.组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2008年我国参加IAHR系统的国际会议有:

  • 彭静、李翀等5月12-16日在美国夏威夷参加世界环境与水资源大会(World Environmental and Water Resources Congress)。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从山区到海洋(Sustainability from the Mountains to the Sea)。中国大陆代表包括中国水科院、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10余人参加会议。代表在会期还参加美华水利协会(CAWRA)座谈会。与会学者对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地震表示了一致关注和深切哀悼,并提出美华水利学会将努力对抗震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美华水利学会对中国水科院多年来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
  • 李桂芬、杨开林等8人参加7月6-1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19届国际冰工程学术讨论会(19th IAH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ce),中国学者递交论文18篇,参会8人,发言4篇。其中王连祥用幻灯片在河冰组分会上作了关于汶川地震概况的发言,介绍了震区受灾状况、唐家山堰塞湖的形成和处理的过程和各级政府领导人民抗震救灾的成就。当谈到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时,加拿大的一位女学者提议为在地震中牺牲的人民默哀,当时全体人员起立默哀一分钟,场面非常感人。部分代表会后考察访问了参观加拿大国家水力学研究中心和加拿大水文局水量测处(渥太华)。会后应IAHR冰专业要求,向该专委会提出在中国大连召开2012年第21届国际冰工程学术讨论会的申请。
  • 王兆印、马巍等参加9月9-12日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召开第八届国际水科学及工程会议(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中国代表近15人参会。

        三.争办2013年第35届国际水利学大会

        为了进一步扩展水利科研与工程的国际交流,我国决定再一次申办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协会大会。根据水利部指示精神,中国水科院院同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组成联合申办团于2008年9月赴日本参加IAHR理事会第35届IAHR大会申办工作。为了申办成功,中国水科院院和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认真地编写了申办报告和宣传片。参加该团的代表包括中国水科院2人(彭静和王连祥),四川大学2人(罗麟、安瑞冬),清华大学1人(王兆印)和香港大学1人(李行伟)。中国代表团事先精心而充分的准备。作为理事会成员和申办团的成员,李行伟和王兆印参加竞标汇报和讨论,在会上会下向理事们阐述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治水历史与文化、现代中国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北京奥运向世界展示的风貌。经过两轮投票角逐,最终中国以一票之差险胜,夺得了2013年第35届国际水利学大会的举办权。会议地点为成都,届时将邀请水利部领导将出任组织委员会名誉主席,邀请国内主要水利单位领导和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四个单位的负责人担任组委会和秘书处,组成工作班子。会议的中心议题引用孔子的话:智者乐水。会议重点讨论世界特别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中遇到的前沿性、实践性的水力学、水环境和水生态领域中的问题。

        四.协办国际水利水电高层论坛及安排IAHR高层官员访华

        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学会(IAHR)主席玉井信行教授(Nobuyuki Tamai)于2008年8月4日至8日来华访问,8月5日在中国水科院“百家论坛”作题为《基于水生态视角的流域管理》(River Basin Management based on Hydro-Ecological Aspects)的学术讲座。匡尚富院长会见玉井信行教授并为其颁发我院名誉教授聘书。8月6日访问中国水利学会,8月7日在清华大学作学术报告(Fundamentals for Capacity Building in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 management)。

        IAHR中国分会作为协办单位,参加国际水利水电高层论坛(High-level International Forum o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筹备工作。邀请国际水利工程研究协会支持论坛召开。IAHR主席玉井信行教授担任大会顾问委员会副主席,10月15-18日访问北京参加会议并作主旨发言“生态服务系统的概念拓展”(Extended Concept of Ecosystem Services),IAHR亚太分会主席V. Sundar教授(印度)也应邀前来参会并作邀请报告(Flooding during Natural Coastal Disaster – Role of Vegetation)。

        五.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协会亚太分会(APD)秘书处工作

  • IAHR亚太分会秘书的工作可概括为一下方面:
  • 帮助和指导第16届IAHR-APD大会组委会(河海大学)各项筹备工作;
  • 秘书处保持同分会执委会主席、委员及IAHR总会的联系,开展各项工作:协助分会主席准备参加IAHR理事会的工作报告、筹备第17届分会执委会会议(10月,南京)、APD执委会的改选、建立APD杰出会员奖励制度、第18届APD大会地点的选定、争取分会主席对中国争办2013年IAHR大会的支持;
  • APD-IAHR网页改版与维护;

        六.其他活动

  • IAHR中国分会执委会第二届第三次会议于2008年6月19-21日在郑州召开。会议由黄河设计公司承办。来自16个单位的24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完成了预定的全部内容,代表考察了小浪底工程、黄河花园口及郑州新区。会议内容包括2007年工作总结,特别介绍了2007年几项重大活动(参加第32届IAHR大会、举办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等),讨论了2008年及以后若干重要活动(2008年第16届IAHR-APD大会暨第3届IAHR-HS研讨会、2010年第9届水利信息学国际研讨会、申办2013年第35届IAHR大会、2009年第四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等),并确定中国分会2009年年会在天津大学举行。
  • 筹备第四届全国水利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该大会将于2009年10月在西安理工大学召开,目前已发出第一轮通知,开始征集论文。
  • 协助天津大学筹办2012年第9届水利信息学国际研讨会,经过确定了会议地点。
  • 积极组织文章,投稿第33届IAHR大会。
  • 中国分会秘书处帮助部分IAHR中国会员缴纳IAHR会费,保持与IAHR总部以及学会领导人的联系,参与学会总部的其它工作。王连祥应邀担任IAHR下一届理事会选举提名委员会成员;王兆印作为IAHR理事会成员,在各种场合联络国际人士,积极发挥作用。

        七.存在问题及2009年工作要点

        IAHR中国分会秘书处和亚太分会秘书处是合署办公,在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方面中国水科院给予了大力支持。由于IAHR中国分会和IAHR亚太分会均为二级组织,虽有会员,并不另收会费。秘书处的活动经费目前来源于2001年第29届IAHR大会积余中由中国水科院划拨的部分经费。亚太分会秘书处是在中国水利学会向亚太分会执委会及IAHR理事会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后于2003年从泰国曼谷移到北京。当时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水利部国科司司长和中国水科院院长都曾批示给予秘书处经费保证,在此后的三年中分会秘书处得到水利部国科司的经费支持,保证了秘书处人员参与IAHR国际会议和国际交流的连续性,改变了亚太分会秘书处在泰国曼谷时参会时断时续的状态,有效地改进了秘书处工作。IAHR理事会和总部几次对中国政府的支持表示感谢。2007年以后,经费支持减少,原来的留存的经费也只减无增,目前分会秘书处的活动经费已经难以为继,将会影响中国分会和亚太分会秘书处参与国际交流。在人员方面,由于秘书处的工作量不可能由在职人员兼职承担其全部工作,需要回聘或外聘工作人员。这也带来需要经费支持的问题。为此,两个分会秘书处都极需水利部国科司和中国水利学会给予关怀和支持,才能为推动中国水利全面登上国际舞台贡献更大力量。

        2009年工作要点为:

    1.组织代表团参加第33届国际水利学大会(加拿大),为筹备主办第35届IAHR大会作准备;
    2. 王兆印教授参加下一届IAHR理事会;
    3.王连祥参加IAHR理事会提名委员会工作,推选合适的中国学者接替王兆印的理事工作;
    4. 组织周边国家IAHR会员来中国考察参观;
    5.将于2009年6月在天津召开中国分会第二届执委会第三次年会,选举第三届执委会委员;
    6. 做好IAHR亚太分会秘书处工作,筹备第17届APD大会(新西兰);
    7.与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委会、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工水力学专委会,共同召开第四届全国水利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
        8.IAHR会费缴纳和其他常务工作。

                                                                                                      IAHR中国分会
                                                                                                       2008年12月15日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ydro-Environment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hina (Mainland) Chapter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7/11/24 14: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