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HR-APD首页组织机构分会章程新闻报道学术交流国际资讯会员活动《IAHR简讯》联系我们
首页 >> 新闻报道
中国学者参加新西兰第17届IAHR-APD大会
作者:   来源: IAHR中国分会秘书处  发布日期: 2010-04-01 
 

 

    一. 大会概况

    2010年2月22日~24日,第17届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亚太地区会议暨第7届国际城市流域管理大会(17th Congress of the Asia and Pacific Di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environment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ng 7th International Urban Watershed Management Conference)在新西兰奥克兰市的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顺应潮流?改变认知以平衡环境和经济需求(Go with the flow? Changing perceptions in balancing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needs.)”。本届大会由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研究学会亚太分会(IAHR-APD)主办,奥克兰大学工程学院承办,新西兰公开科技大学协办。大会会期3天,有4篇主题报告以及8个专题会场报告与讨论。本届大会是IAHR亚太分会第一次在太平洋地区召开,240位代表来自22个国家与地区。中国学者递交了15篇文章,9位正式代表参会并在分会发言及参加了相关活动。

    二. 大会活动

    2月22日上午,开幕式由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奥克兰大学Melville教授主持,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主席Tamai教授、奥克兰大学副校长McCutcheon教授、新西兰公开科技大学校长Seelig博士、IAHR亚太地区分会主席V. Sandar教授和国际城市流域管理大会主席Fassman等出席了开幕式。

    4个主题报告位分布在3天中,分别是:新西兰环境部毛利人秘书处官员Morri Te Whiti Love:(Wai Maori – Maori and Freshwater Resources?)、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大学Hubert Chanson教授(Tidal Bores, Aegir and Pororoca: The Geophysical Wonders)、香港理工大学Ghidaoui教授(On Langmuir Circulations in Unsteady Free Surface Flows)和水文水力学专家 Earl Shaver(Storm water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in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8个分会各包含5-8个议题。2月22日晚在大会招待会上还举行了IAHR成立75周年庆祝典礼。2月24日上午举行大会闭幕式上,颁发了最佳学生论文奖和最佳论文奖和IAHR亚太分会2010年杰出会员奖,今年是该奖第一次评选。本届杰出会员将颁发给香港大学李行伟教授和泰国亚洲理工学院A Das Gupta教授。第34届IAHR大会组委会(2011,澳大利亚)以及下一届IAHR-APD大会组委会(2012,韩国)在会上作了宣传。


上图为中国水科院丁相毅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洪倩博士在分会发言。

    会议期间,召开了第18届IAHR亚太分会执委会会议。作为IAHR亚太分会执委会秘书长,王连祥同分会主席和副主席一同筹备,贾仰文以委员身份参加了分会会议,讨论该分会有关各项重要事项。


    2月24日下午,与会代表分为三组分别对Waitekere City及奥克兰供水水源地雨林、Mangere污水处理厂和奥克兰交通博物馆进行了技术考察。Waitakere City 相当于奥克兰都市的一个大区,该区的设计中体现了低影响设计(Low Impact Design)的概念。Mangere污水处理厂为了进一步保证排放污水的尽快稀疏,该污水处理厂还设置了一个大的储水库,污水只在海湾高潮时进行污水自动排放,在低潮时把污水暂时存在水库里面,从而有效的加快了污水的稀疏速度,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污水排放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 体会

    此次会议涉及面很广,几乎包括了与水相关的各个领域的问题。通过听取大会主题报告和与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些报告,感觉受益匪浅,了解到国际上同行的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状况,拓宽了研究思路,对以后的研究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体感觉,IAHR-APD会议代表了国际水文-水力学领域亚太地区的最高水平,通过参加这次会议,增加了对国际前沿研究的认识,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在会议间隙,中国代表还对奥克兰城市和大学大学进行了参观,了解了奥克兰大学的院系结构,同时对水文水资源方向进行了详细调研。还同奥克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中国留学生在奥克兰大学的学习、研究方面整体都挺好。新西兰支柱产业是畜牧、旅游、森林,我们的印象是国家虽小,经济发展有序,人口少,环境优美,特别重视环保和生态,在世界舞台上他们自喻是不起眼、不干涉他国、过好自己生活的边缘小国。新西兰水力资源丰富,全国80%的电力为水力发电。

    本届大会中国学者投稿论文数与参会人数均少于往届。以后仍需努力加强中国学者参与亚太分会的学术交流。2004-2010 IAHR-APD大会中国学者参会情况列于下表。

年份

地点

投稿论文

参会人数

中国学者活动

13届
2002

新加坡

15

王兆印、王光谦了大会主题报告,王连祥大会发言,2人分会主持。APD执委会决议将APD秘书处移到北京。

14届
2004年

香港

25位发言

50

张长宽大会主旨报告,王兆印分会邀请报告,8人分会主持,川大举办研讨会。 

16届
2006年

印度钦奈

18

21

2人分会主持,河海大学吴苏舒获大会优秀论文奖。

17届
2008年

南京

240

260

王兆印、索丽生大会主旨报告,多人邀请报告与分会主持,河海大学陶剑锋获最佳论文奖。

18届
2010年

奥克兰

15

9

(IAHR中国分会秘书处供稿,2010-3-25)

附件. 2010年参加第17届IAHR亚太地区国际水利学大会中国代表名单

姓名

性别

单位

职称

发言论文题目

贾仰文

中国水科院

教高

Coupling a hydrological model and a crop growth model to predict crop yield under climate change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牛存稳

中国水科院

博士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1-D dynamic water quality model in the Luanhe river

丁相毅

中国水科院

博士

Estimating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Hai River Basin using WEP-L model and CMIP3 dataset

雷晓辉

中国水科院

博士

A new method for boundary rivers or coastline treatment in watershed delineation

王连祥

中国水科院

教高

 

刘瑞民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The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soil erosion in the Xiangxi river watershed before and after impounding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洪倩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

Small-scale watershed extended method fo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estimation and case study in part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赵春菊

三峡大学

博士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w control during construction for Jinping II hydropower station

钱新

南京大学

教授

Measurements on water quality Of Liuxihe reservoir - a typical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servoir in the southern Chin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ydro-Environment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hina (Mainland) Chapter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7/11/24 14: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