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HR-APD首页组织机构分会章程新闻报道学术交流国际资讯会员活动《IAHR简讯》联系我们
首页 >> 新闻报道
第九届国际水信息学大会在天津召开
作者:   来源: IAHR中国分会秘书处  发布日期: 2010-09-15 
 

2010年9月7日-10日,由天津大学和天津滨海新区政府主办、中科院生态所协办的“第九届国际水信息学大会”在滨海新区召开。300余位中外专家聚首津门,就中国水信息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进一步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刘长喜,IAHR主席Tamai教授,会议主席、天津大学校长、信息科学专家龚克教授和滨海新区副区长郭景平在开幕式上致辞。水信息学创始人Michael Abbott教授在开幕式后做了大会主题报告:“天津会议的挑战——创建中国的水信息学”,指出了今后水信息学的前沿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

会议开幕式

参加会议的还有:国际水利和环境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香港大学副校长Joseph Lee教授,秘书长C.George,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李家春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原天津市市长海洋环境顾问、Cardiff大学R.Falconer教授,国际水信息学会主席Shie-Yui Liong,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水利学科李万红主任,IAHR中国分会高季章主任,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市海洋局、天津市水利局的领导等贵宾和中外专家。国际水信息领域的知名专家几乎都出席了本次盛会。

水利部胡四一副部长致辞

水信息学创始人Michael Abbott教授做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王宽诚教育基金的资助。

水信息学(Hydroinformatics)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值模拟、物理模型相结合,解决水利和环境科学问题的交叉学科。两年一届的国际水信息学大会是国际水信息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盛会。国际水信息学会是IAHR的二级学会之一,成立于1991年。2007年在威尼斯召开的32届IAHR大会上,确定了2010年“第9届国际水信息大会”在中国滨海新区召开,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该系列学术会议的举办权。本次大会在天津召开,对提升天津在国际学术界的形象和地位,宣传快速发展的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有重要的作用。

本次大会受到了业界及相关行业的广泛关注,如Deltares、DHI、龙网等公司参加了大会的展览。天津电视台、滨海时报和天津大学新闻中心等多家媒体和网站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报道。

本次会议设置的六个会议主题分别是: 1) 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研究进展; 2)软计算和知识工程;3)3S 技术和数字流域;4)早期预警系统和减灾;5)实时控制和决策支持系统;6)教育和在线学习。本届大会共收到450篇论文摘要,录用了来自60个国家的323篇论文,其中51篇论文讨论洪涝和水环境灾害的早期预警和防灾减灾;33篇论文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流域管理中的应用;38篇论文讨论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实时监控和决策支持系统;64篇论文探讨软计算方法和知识工程在水资源和水环境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122篇论文集中于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研发及应用,其中大部分(72篇)是面向应用的;另有13篇论文从社会、经济等角度讨论网络和教育与水信息学间的相互关系。与会专家就建立中国水信息学、香港水环境质量预报及管理系统、中国水信息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城市水资源管理中的水信息学等作专题报告和讨论。此次大会还特别重视对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学生的培养锻炼,在荷兰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水信息培训中心、国际学生科技组织Hydro-Asia在大会上进行了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

第九届国际水信息学大会不仅针对理论方面进行学术交流,会议的一个主要特色是强调面向实际应用方面。如大会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早期预警系统和减灾”,其中包括:开发洪水和干旱早期预警系统、开发污染预警系统、减灾优化、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同时,另一重要的议题是“实时控制与决策支持系统”,包括: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质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案例等。以上两个大会议题——“早期预警系统和减灾”和“实时控制与决策支持系统”,和我国近年来连续发生的西南灾害、南方水灾以及近期的水华和赤潮问题有较强的联系性。通过国际同行专家的学术交流,以及不同案例的分析应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灾害问题,进而做到预警减灾与实时控制。

胡四一副部长与IAHR主席玉井信行教授及 IAHR中国分会主任高季章教授合影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ydro-Environment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hina (Mainland) Chapter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7/11/24 14:36:10